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儿童家长实操课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干预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与耐心的工作。以下是根据研究成果整理的家长实操课程内容,帮助您在家中为孩子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

一、基础干预原则

自闭症家庭干预的核心是"在自然情境中密集互动",家长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要素:"爱、时间、方法"。研究表明,早期科学训练可使60%轻度自闭症儿童融入普通学校,而家庭正是最核心的康复阵地。干预过程中,家长应始终保持情绪平稳,拒绝在有情绪时进行教学,避免情感对峙影响学习效果。

二、语言行为训练技巧

语言训练是自闭症干预的核心工作,可采用以下方法:

1. 跨语言操作转换:避免单一项目长时间训练,如在教"汽车"时,可灵活转换为听者反应("给我汽车")、命名("这是什么?")、仿说("跟我说汽车")和提要求("呜~汽车真好玩")等多种形式

2. 逐字读训练:利用生活中的阅读机会,如公交站牌数字、动物园标志等,通过"前事A-行为B-结果C"的模式(出示字卡→孩子认读→给予夸奖)建立识字能力

3. 无语言期干预:当孩子发出声音时,家长可夸张模仿并延伸(如孩子"啊"时回应"啊~汽车开啦!"配合动作),建立声音-情感连接

三、社交与认知能力培养

1. 想法解读训练:通过"看到导致知道,看不到导致不知道"的实操练习,使用道具娃娃和小动物玩具,逐步教导孩子理解视角差异

2. 分阶段社交游戏

  • 初级阶段:采用需求延迟满足、意外声响等生理
  • 中级阶段:引入合作性、轮流性、分享
  • 高级阶段:体验社交中的快乐/痛苦、胜利/失败等复杂情感
  • 3. 角色扮演小剧场:构建对话场景,家长需掌握等待回应的弹性时间(3-10秒),根据孩子微表情调整策略

    四、感官与生活技能训练

    1. 感官训练体系

  • 触觉脱敏:分阶段进行触觉箱盲摸、挠痒痒擂台赛、食物咀嚼分级体验等
  • 前庭觉激活:床单秋千(不超过3分钟)、枕头隧道等安全活动
  • 2. 生活技能培养

  • 视觉辨别+精细动作:通过指定位置夹取物品(如"夹草莓")锻炼手眼协调
  • 结构化晨间活动:穿衣选择(不同材质)、水温感知(红蓝圆点标记)、本体觉输入(磨砂杯垫托餐具)
  • 3. 环境改造建议

  • 学习区使用蓝色桌布(研究证实提升专注度)
  • 设置"冷静角"配备沙漏、压力球
  • 用磁力贴制作可视化日程表
  • 五、家长实操注意事项

    1. 教学项目选择

  • 不教:孩子完全不会的、难操作的、不喜欢的内容
  • 优先教:孩子喜欢且会的、极易操作的内容
  • 2. 奖励机制:建立可视化代币系统,奖励需紧跟目标行为并给予明确反馈

    3. 错误纠正:珍视孩子偶尔出现的恰当交流行为,避免打骂体罚,以鼓励为主

    4. 训练融入生活:最终目标是达到"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的境界,在搭积木、逛超市等日常活动中自然教学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干预是一场用耐心浇灌希望的马拉松。记住,每个细微的突破都是穿透壁垒的光,您正在为孩子铸造打开心门的专属钥匙。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