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怎么教自闭症儿童问话

自闭症儿童学习提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态度。以下是系统化的教学策略:

一、基础准备阶段

在开始教学前,需要确保孩子具备一些基础能力:

  • 能够关注他人或物品
  • 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
  • 能够模仿简单的动作或声音
  • 有基本的沟通意愿
  • 二、提问能力培养的核心方法

    1. 创造提问情境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提问需求:

  • 物品对比法:将孩子不认识的物品与熟悉的物品放在一起展示,制造认知冲突
  • 游戏中断法:在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故意制造障碍(如藏起拼图块),促使孩子询问"在哪里"
  • 需求激发法:利用孩子想要的东西(食物、玩具)创造提问机会
  • 2. 分阶段教学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步培养提问能力:

  • 先学习"这是什么"等简单问句
  • 然后过渡到"谁"的问句
  • 最后教授"为什么"、"怎么样"等开放式问句
  • 3. 视觉辅助与提示策略

  • 使用图片或卡片辅助提问
  • 初期提供口语提示(在耳边轻声示范)
  • 逐步减少提示,培养独立性
  • 三、具体教学技巧

    1. 物品认知提问教学

  • 准备不透明袋子,放入孩子喜欢和陌生的物品
  • 摇晃袋子引起注意,辅助提问"这是什么"
  • 及时给予奖励强化提问行为
  • 2. "谁"的提问教学

  • 遮住孩子眼睛引导问"谁遮住我的眼睛"
  • 发现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时问"这是谁的"
  • 通过人物特征问答强化"谁"的概念
  • 3. 开放式问句教学

  • 使用因果关系图卡练习"为什么"的问题
  • 通过交通工具模型练习"怎么样"的问题
  • 利用日常活动图卡练习"什么时候"的问题
  • 四、进阶训练策略

    1. 阶梯式进步模型

  • 模仿期(0-3个月):重点示范和肢体辅助
  • 强化期(3-6个月):建立奖励机制强化主动提问
  • 巩固期:逐步撤除辅助,增加提问复杂性
  • 2. 矛盾情境法

    通过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提问:

  • 物理规律反差(如气球贴墙上)
  • 社交规则错位(如用手抓菜)
  • 物品功能错配(如用梳子刷牙)
  • 3. 生活场景融入

    将提问训练融入日常生活:

  • 洗澡时问"要什么玩具"
  • 吃饭时问"想吃什么"
  • 外出时问"想去哪里"
  • 五、注意事项

    1. 保持耐心:提问能力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要急于求成

    2. 强化动机:选择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材料

    3. 及时强化:对孩子的任何提问尝试给予积极反馈

    4. 个性化调整:根据孩子能力水平调整教学难度

    5. 多感官参与: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输入

    通过系统、持续的训练,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能逐步掌握提问技能,这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社交能力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家长和教师需要保持信心和耐心,根据孩子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