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警示信号出现时间
1. 6个月至2岁:部分患儿可能表现出早期警示特征,如:
6个月后难以被逗笑,缺乏眼神注视
10个月左右对名字无反应(排除听力问题)
12个月前缺乏指物、分享行为或肢体语言
语言发育迟缓或出现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词语消失)
2. 1-3岁核心症状显现:
社交障碍: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情绪无反应、缺乏互动游戏
语言异常:无语言或语言倒退,重复刻板短语
行为刻板:重复拍手、转圈、排列物品等
二、确诊时间范围
1. 普遍诊断窗口期:
多数病例在2-3岁可确诊,尤其是症状明显的患儿
部分倒退型自闭症可能在2-4岁才被发现(早期发育正常,后期技能退化)
2. 国内外差异:
国外:部分国家通过系统筛查可在18-24个月诊断
国内:传统诊断多在3岁后,但现行规范已推进至1岁内开始筛查
三、筛查与干预建议
1. 筛查时间表:
国内现行规范要求:3、6、8、12月龄进行婴儿期筛查,18、24、30、36月龄进行幼儿期筛查
推荐工具:使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调查表》、M-CHAT量表等
2. 黄金干预期:
3岁前是干预效果最佳阶段,疑似症状出现即应启动评估
即使未确诊,对高风险儿童也可进行预防性干预
若发现孩子存在上述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进行发育评估和自闭症专项筛查。早期识别与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