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怎么看婴儿不是自闭症

一、排除自闭症的积极表现

1. 正常的社交互动

  • 婴儿3-6个月时能主动微笑,对逗引有反应;6个月后开始认人,对熟悉的面孔表现出亲近感。
  • 会主动寻求与抚养者的眼神接触,如追视人脸、回应呼名(如转头或发声)。
  • 12个月左右会用手势表达需求(如指物、挥手再见),并模仿简单动作(如拍手)。
  • 2. 语言与沟通能力

  • 1岁前能发出“咿呀”声,2岁左右会说短句,语言能力随年龄逐步提升。
  • 能理解简单指令(如“拿玩具”),并正确使用代词(如“我要”)。
  • 二、需警惕的发育异常信号

    1. 社交障碍

  • 回避眼神接触,对父母离开或归来无反应,不参与互动游戏(如“躲猫猫”)。
  • 对他人情绪(如哭泣或笑脸)缺乏回应,常被误认为“听力问题”。
  • 2. 刻板行为与感官异常

  • 重复动作(如拍手、转圈)或沉迷特定物品(如车轮、开关)。
  • 对声音、触觉异常敏感或迟钝(如捂耳躲避吹风机或对疼痛无反应)。
  • 三、家长常见误区

    1. 混淆发育差异与疾病

  • 单纯语言发育稍晚(无社交障碍)可能是个体差异,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 某些行为(如短暂不理人)可能是性格或环境因素导致,非自闭症特异性表现。
  • 2. 科学评估的重要性

  • 避免仅依赖网络信息片面判断,应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发育筛查(如应用行为分析评估)。
  • 若婴儿表现符合正常发育里程碑且无上述风险信号,通常无需过度担忧。如有疑虑,建议尽早咨询儿科医生或儿童发育专科。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