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常常陷入自己的世界,与人沟通的桥梁似乎断裂。他们的话语稀少,主动沟通的意愿较弱,使得他们的社交技能相较于同龄儿童有所欠缺。那么,如何引导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重塑口语交流的能力呢?
自闭症儿童在口语表达上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困难。
1. 回声式的说话方式,是部分自闭症儿童面临的问题。他们往往会重复自己的话语,例如“不要写,不要写”。这种重复可能源于某种脑功能的局部障碍,也可能是由于母亲在沟通中的不耐烦,没有立即回应孩子的反馈,从而在无形中为孩子重复话语提供了暗示。当母亲发现孩子重复话语时,往往因为期望孩子能多说一些而放任其重复行为。
2. 他们常常漏用或借用代名词。比如孩子会说“你不写”,却很少说“我不写”。这背后可能反映了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错位。由于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常常需要代替孩子表达,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母亲的“独角戏”,从而在自己的口语表达中出现了偏差。
3. 这些孩子在交谈时很少直视对方的眼睛或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他们常常不看对方反应就自顾自说话。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较少主动与人眼神交流,或者母亲总是主动与他们交流,导致他们习惯了被母亲引导,而对他人的主动关注期待较少。
除此之外,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明显较少。他们不善于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很少主动关心他人或谈论他人感兴趣的话题。这使得他们与他人的交流更加困难。
面对这样的挑战,家长们在教育自闭症儿童时需要采取特别的方式和方法。当与孩子交流时,应该等待孩子看向自己后再开始谈话。即使孩子没有立即反应,也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理解。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帮助孩子逐步走出自己的世界,学会与他人沟通。
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进步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耐心,他们一定能够逐渐融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携手为这些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打破沟通的壁垒,重塑与世界连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