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类型选择
1. 公立特殊教育学校
专为自闭症儿童设计,如广州康纳学校(国内首家)、青岛晨星实验学校等,提供小班教学(师生比约3:8),课程涵盖生活技能、社交训练等。需注意学位紧张(如广州一年级仅16个名额),且通常要求孩子无重度智力障碍或攻击行为。
新增公立学校如嫩江市星语实验学校(2024年成立)、乐清市雁山学校(2025年挂牌),采用“全学段半融合”模式,配备高科技康复设施。
2. 普通学校融合教育
适合认知和社交能力接近同龄的孩子,但需提前评估基础能力(如安坐、听指令等),并做好陪读准备。部分普通学校对特殊儿童包容度较高,尤其是乡镇小学。
3. 私立特教机构
如衡水启慧特教学校(0-16岁全阶段)、星空半步(2-8岁干预),提供密集行为分析和个性化课程,但费用较高。
二、课程设置要点
核心课程:生活语文/数学、社交训练、劳动技能等,占比70%-80%,注重实用能力培养。
个性化干预:包括感知肌能训练、沟通技巧(如非语言表达)、独立生活技能等。
融合准备:若计划进入普校,需提前半年针对融合需求训练,如注意力、情绪控制、社交规则等。
三、择校建议
1. 评估孩子能力:通过专业机构(如小凡星)进行入学前评估,明确差距。
2. 实地考察:关注学校氛围、师资配比及康复设施,优先选择包容性强的环境。
3. 政策支持:部分省份(如浙江、河北)已新建孤独症专门学校,可咨询当地教育局。
若需具体学校名单或课程细节,可进一步提供地区信息以便精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