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孩子撕烂玩具玩具

一、行为干预策略

1. 正向强化法

当孩子正确使用玩具时,立即给予奖励(如零食、表扬或拥抱),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替代破坏行为。对语言理解较好的孩子,可配合简单指令如"这是妈妈的,不能撕"。

2. 行为转移与替代

在破坏行为出现时,用孩子喜欢的活动(如涂鸦、搭积木)或感官游戏(如揉捏橡皮泥)快速转移注意力,避免直接惩罚。

二、环境调整措施

1. 安全环境设计

移除易碎物品,提供耐摔、大件的玩具(如硅胶积木),或设置专属游戏区域。对于喜欢撕纸的孩子,可准备撕不坏的布书或废旧报纸。

2. 结构化日程

保持每日活动规律性,减少因环境变动引发的焦虑。通过视觉提示(如图片日程表)帮助孩子预知下一步活动。

三、情绪与沟通支持

1. 情绪识别训练

通过图片卡片教孩子识别愤怒、沮丧等情绪,引导用语言或手势表达需求(如"我想要休息"),而非通过破坏发泄。

2. 感统活动介入

若破坏行为与感官需求相关,可安排跳床、挤压毯等感统训练,或提供咬胶、振动玩具满足口腔触觉刺激。

四、特殊情况处理

  • 自伤或攻击倾向:需优先保证安全,采用"两指法":先拥抱安抚情绪(拇指法),再引导正确表达方式(食指法)。
  • 刻板性破坏:如反复撕同一本书,可逐步引导将行为转化为功能性活动(如用撕下的纸拼贴画)。
  • 注意事项

  • 避免强化错误行为:不因孩子撕玩具而过度关注或妥协不合理需求。
  • 个性化方案:建议结合专业评估制定干预计划,严重时需考虑药物辅助(如利培酮)。
  • 通过持续干预,多数破坏行为可逐步改善,关键是要理解行为背后的沟通意图,而非仅纠正表面动作。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