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发育异常,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根据国际诊断标准和研究,其症状特征及与精神障碍的区别可总结如下:
一、自闭症的核心症状
1. 社交沟通障碍
缺乏眼神接触、回避他人目光,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或社交暗示。
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刻板语言、功能性语言缺失。
非语言沟通困难(如肢体动作、表情贫乏)。
2.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拍手、转圈等)或固守固定流程(如物品摆放顺序)。
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如数字、旋转物体),感觉敏感或迟钝(如对声音、触觉过度反应)。
3. 智力与发育特征
约70%患者伴随智力落后,少数在特定领域(如音乐、绘画)有突出能力。
可能出现发育倒退现象,如已获得的语言能力突然丧失。
二、与精神疾病的区别
1. 发病机制
自闭症:先天神经发育异常,与遗传、孕期环境相关。
精神疾病:多由后天心理创伤、压力等引发。
2. 症状表现
自闭症:核心症状为社交和刻板行为,通常不伴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疾病:以思维紊乱、情绪极端化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为主。
3. 治疗方向
自闭症:以早期行为干预、康复训练为主,药物仅辅助改善情绪或攻击行为。
精神疾病:需长期药物控制症状,结合心理治疗。
三、需警惕的共病问题
部分自闭症患者可能合并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需通过专业评估区分原发症状与共病。
若需进一步了解自闭症的具体诊断标准或干预方法,可参考相关专业量表(如DSM-5)及医疗机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