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行为模式,部分患儿还可能伴随智力异常或感知觉异常。以下是具体表现:
1. 缺乏眼神交流: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表情、情绪变化无反应,甚至拒绝亲密接触(如拥抱)。
2. 社交互动困难:对父母离开无依恋反应,不参与同龄人游戏,无法建立伙伴关系,也不会分享情绪或寻求安慰。
3. 难以理解社交规则:分不清亲疏关系,对他人需求或危险情境缺乏认知,例如对疼痛不敏感或不知躲避危险。
1. 语言发育延迟或倒退:部分患儿2-3岁仍不会说话,或原有语言能力逐渐消失;少数仅能重复刻板短语(如广告词)或混淆代词(如“你”“我”)。
2. 非功能性语言:常出现鹦鹉学舌、自言自语,语言缺乏交流意义,或语调、节奏异常。
3. 非言语交流缺陷:多用拉手、指物等动作代替语言表达需求,较少使用点头、摇头等肢体语言。
1. 重复性行为:如反复拍手、转圈、开关门,或坚持走固定路线、依恋特定物品(如瓶盖、旋转物体)。
2. 抗拒变化:对日常生活程序(如饮食、睡眠习惯)要求严格不变,否则焦虑或哭闹。
3. 异常兴趣:对普通玩具无兴趣,却痴迷于非玩具物品(如电风扇、车轮)。
1. 智力障碍:约70%患儿存在智力落后,少数可能在某方面(如机械记忆、音乐)表现超常。
2. 感知觉异常:对某些声音、光线过度敏感或迟钝,或对特定气味、触觉有强烈偏好。
3. 情绪问题:易因环境变化或沟通受挫出现暴躁、自伤等行为。
早期识别提示:若婴儿期出现无目光接触、无指物动作、语言发育迟缓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干预,3岁前为黄金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