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研究,自闭症(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遗传、环境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以下是目前科学界对自闭症成因的主要认识:
1. 高遗传倾向
自闭症在家族中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同卵双胞胎的同病率高达70%-90%,而异卵双胞胎约为10%-20%。若家族中已有自闭症患儿,其他成员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目前已发现数百个基因变异与自闭症相关,如SHANK3、NLGN3等突触功能基因,这些基因异常可能影响神经元连接和信号传递。
2. 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
部分患儿存在染色体异常(如2号、7号、15号染色体长臂变异)或拷贝数变异,但多数情况下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基因决定。
1. 孕期风险
2. 围产期问题
早产、低出生体重、产程缺氧或窒息等可能导致脑损伤,与自闭症发生相关。
自闭症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暴露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小孩子”本身会直接导致自闭症,但养育环境(如早期社交互动不足)可能影响症状表现。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儿童,建议加强孕期保健和早期发育筛查。
若需进一步了解干预或诊断信息,可参考专业医疗机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