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3岁半自闭3岁半自闭症孩子交往能力训练视频

一、基础社交唤醒训练

1. 目光接触引导:通过吹泡泡游戏,当孩子注视泡泡时突然将泡泡棒移到家长眼前,引导孩子目光转向人脸,成功后立即给予欢呼和奖励(如吹泡泡),建立"看人有好事"的积极联结。类似方法还包括用孩子喜欢的零食作为视觉追踪的奖励物。

2. 非语言互动模仿:与孩子面对面进行夸张的表情(张大嘴、眨眼)或简单动作(拍手、跺脚)模仿,逐步形成三步动作链(如拍腿-跺脚-拍手),增强肢体交流能力。

二、日常生活场景训练

1. 物品传递游戏:在吃饭时故意将碗递到半途停顿,鼓励孩子主动伸手接碗,过程中通过拉碗动作引发眼神接触和微笑,形成包含眼神、情感分享的完整社交互动。

2. 选择权赋予:穿衣时询问"喜欢红色还是蓝色的袜子?",吃饭时让孩子指认想吃的菜,通过日常决策培养表达意愿的习惯。

三、结构化游戏干预

1. 地板时光游戏:跟随孩子的兴趣玩玩具(如积木),先模仿他的玩法,再引入新动作(如搭高塔),逐步建立双向互动。重点观察孩子需求,鼓励其通过手势或语言表达。

2. 轮流隧道游戏:用纸箱搭建隧道,家长与孩子轮流爬行,配合语言提示"轮到妈妈了/宝宝了",培养轮流等待的社交规则。

四、情感认知与共同关注

1. 绘本共读技巧:指认图片时夸张惊呼("哇!小狗摔倒了!"),等待孩子看向图片再继续讲解,训练共同注意力。

2. 情绪识别训练:观看动画片时暂停提问"小猪为什么哭?",用简单语言帮助孩子理解他人情绪。

五、注意事项

  • 及时专业干预信号:若4岁仍无眼神交流、完全回避互动,需寻求专业机构支持。
  • 家庭环境改造:设置双人秋千、合作类桌游等促进互动的"社交角",每天保证15分钟不受干扰的地板时光。
  • 以上方法需结合ABA原理(应用行为分析),通过强化正向行为逐步提升能力,建议家长保持耐心,在自然情境中重复练习。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