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以下是其核心表现及可能原因的综合分析:
一、主要表现
1. 社交障碍
婴儿期:缺乏眼神交流,对拥抱无反应,不依恋抚养者,叫名字无应答。  
幼儿期:回避陌生人,不参与集体活动,难以建立伙伴关系,对指令无反应。  
语言发育异常:说话晚或语言倒退,重复无意义的词汇,答非所问,语调平直。  
2.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如反复开关门、转车轮,坚持固定路线或物品(如必须带同一床被子)。  
兴趣单一:只玩特定玩具(如锅盖),对普通游戏无兴趣,沉迷广告或旋转物体。  
3. 感知异常
痛觉迟钝(摔伤不哭)或对光线/声音过度敏感,动作协调性差(共济失调)。  
二、可能原因  
目前病因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
1. 遗传因素
同卵双胞胎同病率高达82%,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基因突变可能是主因。  
2. 环境与孕期影响
母亲孕期接触病毒、放射线、铅超标,或高龄生育可能增加风险。  
产程异常(如窒息、胎粪吸入)也可能导致脑发育损伤。  
3. 其他假说
免疫异常、肠道菌群紊乱及家庭互动不足(如缺乏语言训练)可能为诱因。  
三、早期预警信号  
若宝宝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
6个月:不被逗笑,无眼神对视。  
10个月:对名字无反应(听力正常)。  
18个月:不会指物或说单词。  
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建议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