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是指通过重复性动作或感官来满足内在需求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涉及多种感官系统。以下是常见的自我刺激行为分类及特点:
1. 触觉刺激:包括用手触摸粗糙物品、反复抓痒、玩口水或将口水涂抹在物体表面。
2. 嗅觉刺激:喜欢闻头发、汗液等人体气味,或对特定气味(如中药板蓝根)表现出强烈兴趣。
3. 味觉刺激:偏好辛辣食物,或对药物味道(如板蓝根)产生依赖。
4. 前庭刺激:表现为转圈、跳跃、身体前后摇晃等动作。
1. 头部动作:频繁摇头、点头、转头或抓头发。
2. 脸部动作:伸舌头、舔物、玩弄嘴唇或牙齿发声。
3. 手部动作:扭转手指、手指对敲、摆动双手或用手敲击身体部位。
4. 身体动作:紧抱身体、怪异跳跑、扭转双手至脑后等。
1. 生殖器刺激:部分儿童会摩擦生殖器。
2. 多感官混合刺激:如扔物品时同时满足视觉和听觉需求。
3. 自我伤害行为:咬手臂、以头撞墙、拍打脸颊等。
1. 替代行为法:用发音训练替代玩舌头,用手部活动替代摇晃手指。
2. 呼应训练:通过呼名反应打断自我刺激行为。
3. 环境调整:提供玩具或零食转移注意力,打破行为循环。
这些行为通常具有重复性和刻板性,可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家长和干预者需结合行为功能分析制定个性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