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早期筛查问卷是识别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重要工具,其设计需结合儿童发育特点和行为表现。以下从常用筛查工具、核心评估维度、应用价值及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1. CSBS-DP(ITC)问卷
适用于1岁婴儿,通过家长填写的5分钟快速筛查表评估沟通能力(如眼神凝视、声音使用等),可早期识别自闭症、语言迟缓和发育迟缓风险。研究显示其准确度达75%,能将诊断时间从平均5.7岁提前至17个月。
2. M-CHAT-R/F量表
针对16-30月龄婴幼儿,包含20个“是/否”问题(如对呼唤无反应、回避眼神接触等),初筛阳性需进一步访谈确认。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使用。
3. ABC量表(自闭症行为量表)
适用于2-14岁儿童,涵盖感觉、交往、语言等5个维度共57个项目。中文版以总分≥31分为初筛阳性,≥67分高度怀疑ASD,但存在对高功能自闭症识别不足的局限性。
早期筛查问卷通常聚焦以下行为特征:
1. 价值
2. 局限性
我国已研发针对中国育儿文化的自闭症诊断量表,由邹小兵团队主导,覆盖社交、语言等核心症状,并开展基层医疗培训以提升筛查覆盖率。基于Rasch模型的ASD功能障碍评估标准正在临床试验中(注册号ChiCTR),旨在建立更精准的测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