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最早可在婴儿期(3个月龄)通过初筛发现异常迹象,但典型症状通常在2-3岁显现,部分患儿甚至在8个月大时已表现出早期行为特征。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的详细说明:
1. 3个月龄
可通过国家规定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初筛发现潜在风险,但此时症状较轻微,需专业评估。
2. 8-12个月
部分患儿表现出回避眼神接触、对呼唤无反应、抗拒拥抱等社交障碍,或出现重复性动作(如玩手、摇晃身体)。
3. 18-24个月
4. 2-3岁
症状最为显著,表现为社交互动缺陷(不参与同伴游戏)、语言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语言)、兴趣狭窄。
自闭症概念最早由Leo Kanner于1943年提出,描述了11名儿童的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特征。现代医学已明确其为神经发育障碍,与遗传和脑功能异常相关,彻底推翻了早期“冰箱母亲”的错误理论。
若发现儿童存在相关迹象,建议尽早至专业机构评估,6岁前干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