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增公立学校
2025年全国新增4所公立自闭症学校,包括沈阳市春晖孤独症儿童学校(依托春晖学校建立,提供教育评估及师资培训)、保定市融星实验学校(河北省首所,实行十五年一贯制)、乐清市雁山学校(全国首个县级自闭症专门学校,配备AI动作室等科技化设施)。截至2025年4月,全国公办孤独症学校已增至10所,覆盖广东、福建、山东等地,例如广州康纳学校(国内首所公立孤独症学校)、福州星语学校(设置超市/医院等社会化场景)。
2. 课程与支持
公立学校普遍采用个性化教育计划(IEP),结合结构化教学和社交技能训练。例如嫩江市星语实验学校通过PEP-3评估制定干预方案,课程以认知、语言训练为核心;青岛晨星实验学校开发了60余本校本教材,并组建孤独症教育集团。
1. 全国性连锁品牌
2. 地方特色机构
1. 资质核查:优先选择残联定点机构(如揭阳市星晨康复中心)或通过官方认证的学校。
2. 课程匹配:根据儿童需求选择侧重领域,如邯郸爱诺中心侧重早期干预与融合教育。
3. 家长参与:部分机构如“以琳”强调家校一体化康复,需评估家庭配合度。
若需具体招生信息(如年龄要求、费用政策),可参考各地学校官网或残联发布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