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自闭症伪自闭症的区别

  • 心理师
  • 2025-09-30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1. 社交互动能力

  • 真性自闭症:患儿通常对他人存在明显漠视,缺乏主动眼神交流,难以理解社交信号(如表情、手势),且极少参与社交活动。
  • 假性自闭症:在适当引导下,孩子可能表现出社交意愿,能建立短暂的眼神接触,并逐渐发展出基础的社交技巧,但可能存在胆怯或回应方式不当的问题。
  • 2. 语言与沟通

  • 真性自闭症:常伴随语言发育迟缓、重复性语言(如鹦鹉学舌)或完全无语言,理解抽象指令困难。
  • 假性自闭症:语言能力可能暂时滞后,但通过干预后进步明显,能较流畅地表达需求或情感。
  • 3. 行为特征

  • 真性自闭症:表现出高频的刻板行为(如摇晃身体、旋转物品),对环境变化极度敏感,坚持固定生活流程。
  • 假性自闭症:刻板行为较少且强度低,能较快适应环境变化,兴趣范围相对广泛。
  • 4. 情感认知与适应性

  • 真性自闭症: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情感表达受限;在高强度刺激(如噪音、强光)下易出现强烈不适反应(尖叫、哭闹)且难以安抚。
  • 假性自闭症:能感知他人情绪并尝试回应,虽可能不恰当;对刺激的耐受性较强,情绪问题较易通过常规方式缓解。
  • 5. 发展轨迹与干预效果

  • 真性自闭症:症状从婴幼儿期持续存在,需长期专业干预,部分核心症状可能伴随终生。
  • 假性自闭症:症状多由后天因素(如心理创伤)引发,通过行为训练或心理治疗后可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恢复。
  • 注意事项

  • 诊断依据:真假自闭症的区分需由专业医生通过全面评估(如发育史、行为观察、心理测试)确定,不可仅凭单一症状判断。
  • 干预重点:真性自闭症需结构化教育(如ABA疗法),假性自闭症则更侧重心理支持与环境调整。
  • 若怀疑孩子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尽早至医院发育行为科或精神心理科就诊。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