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常远自闭症(常常自闭)

  • 心理师
  • 2025-10-11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1. 自闭症的核心特征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缺陷、语言沟通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患者可能在眼神交流、情感回应、非语言沟通(如手势)等方面存在困难,部分伴有感知觉异常(如对声音、触觉过敏或迟钝)。约70%患者伴随智力障碍,但10%可能表现出特定领域的超常能力。

2. 常见误解与正名

“自闭症”这一名称易被误解为“自我封闭”,因此台湾地区已逐步改用“肯纳症”(Kanner's Syndrome),强调其脑功能异常的生物学本质,而非心理层面的封闭。公众调查显示,近四成人仍误以为自闭症属于精神病,实际它是广泛性发展障碍,需通过行为干预而非精神药物治疗。

3. 干预与支持

  • 早期干预:科学干预(如应用行为分析、游戏疗法)可改善症状,但需长期坚持。家庭自然情境下的密集互动效果最佳,家长需掌握“爱、时间、方法”三要素。
  • 成年期支持:大龄患者常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目前国内缺乏针对成年的服务体系,部分家庭通过自建机构或艺术团体(如爱特乐团)提供支持。
  • 技术:脑机接口、干细胞疗法等尖端技术处于试验阶段,非侵入式脑电监测已用于辅助诊断。
  • 4. 社会认知与挑战

    超过90%的公众认为社会对自闭症接纳不足,部分患者因社交误解遭受歧视。倡导“神经多样性”理念,强调自闭症人士的独特优势(如机械记忆、艺术才能)是促进包容的关键。

    若用户提及的“常远”指向特定案例(如演员常远),需注意其公开信息未显示与自闭症的关联,相关娱乐报道可能为剧情角色或误解。建议结合医学资料进一步核实。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