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冷静,观察原因
先深呼吸平稳自己的情绪,避免因焦虑影响孩子
快速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因感官过载(噪音/强光)、需求未被理解、身体不适或常规被打乱引发
2. 创建安全环境
将孩子带到安静角落,减少声光刺激(可准备随身携带的降噪耳机或遮阳帽)
提供熟悉的安抚物,如特定毛毯、玩具或压力球
3. 非语言沟通
保持适当身体距离,避免突然触碰(除非孩子主动寻求肢体接触)
用缓慢的肢体语言或图片卡(PECS)沟通,避免复杂语言
4. 感官调节技巧
尝试深压觉刺激:用毯子轻轻包裹或给予关节挤压
提供感官工具:振动玩具、嚼劲食品或温毛巾
播放孩子熟悉的舒缓音乐/白噪音
5. 结构化安抚
用可视化时间表展示"哭泣-安抚-后续活动"的流程
进行有节奏的重复动作:如一起摇摆、拍手游戏
6. 事后记录分析
记录发作时间、前兆、持续时间、有效干预措施
注意可能的身体原因:疼痛、饥饿、睡眠问题或药物副作用
需要警惕的情况(建议就医):
伴随自伤/攻击行为
哭泣后出现呕吐或意识改变
持续时间异常延长(超过1小时无法安抚)
长期改善建议:
与治疗师合作制定个性化应急计划
通过社交故事提前演练应对策略
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和过渡预警系统
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特的,最有效的方法往往需要通过耐心观察和不断尝试才能发现。您对孩子的细致观察本身就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