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的恶化
若不进行干预,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刻板行为)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例如:
语言能力:可能长期停留在模仿语言阶段,仅能简单应答或配合指令,严重者可能出现失语。
行为问题:异常行为如无目的奔跑、转圈、手舞足蹈等会逐渐加重,甚至发展为自伤(撞墙、咬手)或攻击他人(打人、咬人)。
感知觉异常:对光线、声音过度敏感,可能需佩戴太阳镜或捂住耳朵才能外出。
二、神经与心理发育受阻
脑神经发育停滞:未治疗的脑神经失调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停滞,部分患儿伴随精神发育迟滞或癫痫。
共患病风险:约70%患儿可能合并焦虑、多动症、强迫症等,青春期后激素变化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三、社会功能与生活能力受限
社交隔离:异常行为使其难以融入群体,易遭排斥,成年后可能完全丧失社会交往能力。
生活自理困难:多数未干预的患儿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终身监护,部分家庭甚至被迫采取限制自由的措施(如锁链约束)。
四、长期预后差异
早期干预与不治疗的结局对比显著:
积极治疗:部分患儿通过系统训练可恢复语言、学习能力,甚至独立就业。
不治疗:约80%患儿成年后需持续照护,重度者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等二次障碍。
建议
尽管自闭症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行为训练(如应用行为分析、感统训练)和药物辅助可显著改善预后。家长需尽早介入,结合康复机构与家庭支持,帮助孩子提升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