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非语言行为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这些特征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社交互动和日常生活:
1. 非语言交流障碍
眼神接触异常:回避目光接触或眼神交流短暂,难以通过眼神表达情感或需求。
面部表情单一:表情呆板或与情境不符,缺乏丰富的情绪表达。
肢体语言缺陷:较少使用手势(如指物、挥手)或姿势表达需求,可能通过拉扯他人代替指向。
2. 重复刻板行为
身体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无目的性行为。
仪式化行为:坚持固定的生活流程(如按特定顺序穿衣服),抗拒变化。
3. 感知觉异常
感觉过敏或迟钝:对某些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过度敏感(如捂住耳朵)或反应不足(如对疼痛不敏感)。
异常行为:通过嗅闻、反复触摸特定物品等方式感知环境。
4. 社交互动缺陷
缺乏共享行为:较少主动展示兴趣或分享情感(如不指向喜欢的物品)。
回避亲密接触:抗拒拥抱、牵手等身体接触,对父母依恋较弱。
5. 兴趣与行为模式
狭窄的兴趣范围:痴迷于特定物品(如旋转的轮子)或活动,忽略周围环境。
刻板游戏方式:重复排列玩具、开关门等,缺乏想象。
干预建议
结构化环境:使用可视化日程表帮助患儿预知活动安排,减少焦虑。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秋千、触觉刷等工具调节感知觉异常。
替代沟通方式:对于无语言患儿,可引入图片交换系统(PECS)辅助表达需求。
这些行为特征可能因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早期识别和针对性干预对改善患儿的社交适应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