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是主要原因。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病因和诊断特征的详细分析:
一、自闭症的病因
1. 遗传因素:目前主流研究认为,自闭症与遗传密切相关,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或微小结构异常,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
2.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或出生后早期环境刺激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二、自闭症的三大诊断特征
1. 社会交往障碍
缺乏眼神接触,回避与他人对视,对他人声音或互动无反应。
对父母或抚养者缺乏依恋,如不寻求安慰、对分离无动于衷。
难以建立同龄伙伴关系,不参与集体活动或社交游戏。
2. 语言与沟通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部分患儿甚至无语言能力。
语言内容刻板重复,如鹦鹉学舌式模仿或自言自语。
非语言交流缺陷,如不会使用手势、表情淡漠。
3. 兴趣狭窄与刻板行为
对特定物品或活动异常执着(如反复开关门、固定路线行走)。
行为模式刻板,拒绝改变日常习惯。
可能伴随感觉异常,如对某些声音或光线过度敏感。
三、其他常见表现
智力发育异常:约70%患儿存在智力落后,少数在机械记忆或特定领域表现超常。
情绪与行为问题:如自伤、攻击行为或情绪不稳定。
若发现孩子有上述特征,建议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