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儿童自闭症教育教案设计

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根据其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下是设计自闭症儿童教育教案的全面指南,结合了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

一、自闭症儿童特点与教育原则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三大核心症状。在设计教案前,教师需要了解:

1. 感官特殊性:许多自闭症儿童存在感官处理异常,可能对某些声音、触觉或视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

2. 学习特点:倾向于视觉学习,通过图像理解事物比通过语言更有效

3. 沟通障碍:可能缺乏沟通动机,使用手势及非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较迟缓

4. 行为特征:容易出现刻板行为和情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情绪管理

教育原则应遵循"包容、理解、支持"的大方向,区分孩子"不愿意"还是"不能够",通过优势带动弱势能力发展

二、教案设计核心要素

1. 教学目标设定

自闭症儿童教案目标应具体、可测量,通常包括以下领域:

  • 社交技能:如眼神接触、简单对话、轮流等待等基础社交行为
  • 语言沟通:从发声训练到简单对话的渐进目标
  • 认知能力:包括物品识别、分类、简单逻辑思维等
  • 生活自理:如穿衣、如厕、进食等基本生活技能
  • 情绪管理:识别自身情绪和他人表情,学会基本调节方法
  • 目标设定建议采用SMART原则,并根据IEP(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个性化调整

    2. 教学内容选择

    根据自闭症儿童的不同能力阶段选择适当内容:

    初级阶段

  • 模仿简单动作和声音
  • 识别熟悉的人和物品
  • 理解简单指令(如"坐下"、"过来")
  • 基本生活自理动作模仿
  • 中级阶段

  • 物品分类与配对
  • 简单问答训练("这是什么?")
  • 共同注意力训练(如跟随指向)
  • 简单社交互动游戏
  • 高级阶段

  • 情景对话练习
  • 情绪识别与表达
  • 复杂生活技能(如购物、乘车)
  • 团体合作任务
  • 3.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结构化教学法(TEACCH)

  • 明确的活动区域划分
  • 可视化日程表
  • 任务分解与系统提示
  • 2. 应用行为分析(ABA)

  • 离散式教学(DTT)
  • 行为塑造与连锁
  • 高比例强化
  • 3. 游戏为基础的方法

  • 社交互动游戏(如轮流隧道游戏)
  • 假装游戏(过家家等)
  • 音乐律动游戏
  • 4. 视觉支持策略

  •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 社交故事
  • 视觉提示卡
  • 5. 自然环境教学

  • 随机教学
  • 关键反应训练(PRT)
  • 同伴介入策略
  • 三、具体课程设计示例

    1. 社交技能集体课教案

    课程名称:认识情绪与简单互动

    教学目标

    1. 能识别4种基本情绪表情(高兴、伤心、生气、害怕)

    2. 能在提示下使用简单问候语

    3. 能完成一个轮流互动游戏

    教学流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 模仿秀:教师做夸张表情,学生模仿
  • 音乐律动:伴随简单指令的肢体活动
  • 2. 主活动-情绪识别(15分钟):

  • 展示情绪卡片,描述每种表情特征
  • 让学生模仿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 情景问答:"他为什么高兴/伤心?"
  • 3. 社交互动游戏(10分钟):

  • "好朋友握手"游戏:念儿歌找朋友,握手问好
  • 轮流隧道游戏:用纸箱搭隧道,轮流爬行并简单对话
  • 4. 总结与强化(5分钟):

  • 回顾学到的情绪和社交用语
  • 发放代币奖励参与积极的学生
  • 教学资源

  • 情绪表情卡片
  • 纸箱隧道
  • 强化物(贴纸、小零食等)
  • 2. 认知表达个别化训练教案

    学生情况:5岁自闭症儿童,有简单语言但缺乏表达动机

    长期目标:能主动使用3-4个词的句子表达需求

    短期目标

    1. 能使用"我要+物品"表达需求

    2. 能从两件物品中选择并说出名称

    3. 能模仿使用3种感叹词

    训练活动

    1. 发声训练

  • 泡泡游戏:当泡泡爆裂时模仿"啪"声
  • 动物叫声模仿:看图片发出相应动物声音
  • 2. 需求表达训练

  • 将喜欢的零食放在看得见拿不到处,引导说"要"或"我要"
  • 使用图片辅助,逐渐淡化提示
  • 3. 选择练习

  • 呈现两件物品,问"要苹果还是饼干?"
  • 开始时可辅助指向或口头提示,逐渐减少帮助
  • 4. 对话训练

  • 使用孩子喜欢的玩具,设置简单问答
  • 如推车时说"车车开了",等待孩子回应"开了"
  • 数据记录

    记录每次训练中自发表达的次数和提示等级,每周评估进展

    四、教学环境与支持系统

    1. 物理环境布置

  • 设置明确的区域划分(学习区、游戏区、安静区)
  • 减少视觉和听觉干扰
  • 提供舒适的座位和操作空间
  • 2. 视觉支持系统

  • 个人日程表
  • 步骤提示图
  • 选择板
  • 3. 辅助支持

  • 根据学生需要提供肢体、语言或视觉提示
  • 采用最少到最多的辅助层级
  • 及时撤消辅助,促进独立性
  • 4. 强化系统

  • 使用孩子喜欢的强化物
  • 建立代币系统
  • 逐渐过渡到自然强化
  • 5. 家校合作

  • 定期与家长沟通训练内容和进展
  • 提供家庭训练建议
  • 协调一致的教学方法
  • 五、评估与调整

    1. 持续评估

  • 记录基线数据和进步情况
  • 定期评估各领域能力发展
  • 使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和日常观察相结合
  • 2. 教案调整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和策略
  • 平衡挑战性和成功率
  • 保持灵活性,尊重个体差异
  • 3. 问题解决

  • 分析行为问题的功能
  • 设计替代行为教学
  • 调整环境或任务要求
  • 自闭症儿童教育需要耐心和持续性,教案设计应随着孩子的进步而不断调整。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和全方位的支持,自闭症儿童能够在社交、沟通和认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