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
这是最规范的医学诊断名称,两者均指代英文"Autism"的译名。中国大陆医学界多使用"孤独症",而港澳台及日新等地常用"自闭症"。2013年DSM-5诊断标准将其统一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2. 肯纳症儿童
源自1943年发现者Leo Kanner的名字,台湾地区近年提倡使用该名称以避免"自闭"的误解。
1. "星星的孩子"
最广为人知的诗意称呼,比喻他们如夜空星辰般独特而遥远,该称谓能减少歧视感并突出其特殊才能。世界孤独症日(4月2日)宣传中常使用此名称。
2. "精灵的孩子"
古代对自闭症症状的浪漫化描述,常见于中医文献记载。
1. 古代中医称谓
宋代称"语迟",清代归为"五迟五软"或"呆病"。
2. 现代规范建议
中国残联建议统一使用"孤独症"以促进认知统一。
这些不同称谓反映了社会认知的演变,但核心在于传递平等与关爱的态度。当前"星星的孩子"和"孤独症儿童"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