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神交流缺失:患儿回避与他人对视,即使是与父母或亲近的人也很少有目光接触,婴儿期即可观察到这一特征。
2. 社交互动困难:表现为不愿参与集体活动,独自玩耍,对他人呼唤无反应,缺乏依恋行为(如不寻求安慰、不依恋抚养者)。
3. 非语言交流缺陷:不会使用点头、摇头等手势表达需求,或通过拉扯他人手部代替语言沟通。部分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可能出现鹦鹉学舌式重复语言,但缺乏实际交流意义。
1. 固定行为模式:如坚持走固定路线、使用固定物品(同一餐具、玩具),若被改变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2. 重复性动作:反复开关电器、转圈、玩弄车轮等,可持续数十分钟。
3. 兴趣异常局限:对普通玩具无兴趣,却痴迷于特定事物(如广告、天气预报),或反复观看同一集动画片。
1. 感觉异常:部分患儿对疼痛不敏感,或对特定声音/触觉过度恐惧。
2. 智力发育不平衡:约70%患儿存在智力落后,但少数可能在记忆、计算等领域表现突出。
3. 情绪行为问题:可能出现自伤、攻击行为或多动、抽动等合并症状。
若婴幼儿出现以下"红色信号"需警惕:
建议发现相关表现时及时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