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感统与自闭症有关系吗

一、本质区别

1. 感统失调是症状

指大脑处理感觉信息(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时出现不协调,表现为运动笨拙、注意力分散或触觉过敏/迟钝等,但本身并非独立疾病,可能伴随多种发育问题出现。

2. 自闭症是发育障碍

属于疾病范畴,核心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语言沟通困难,其病因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具有更复杂的神经发育基础。

二、关联性表现

1. 自闭症常伴随感统失调

约90%的自闭症儿童存在感觉处理异常,如对声音/触觉过度敏感或迟钝,这与他们大脑整合感官信息的功能缺陷有关。例如:

  • 触觉过敏可能导致抗拒拥抱或衣物摩擦;
  • 前庭觉异常可能表现为平衡能力差或异常旋转行为。
  • 2. 感统失调不必然导致自闭症

    许多普通儿童或患其他疾病(如多动症)的孩子也可能有感统问题,但若无社交障碍等核心症状,则不能诊断为自闭症。

    三、临床鉴别要点

    通过以下细节可初步区分:

  • 眼神交流:自闭症儿童眼神空洞,感统失调者可能有情绪表达;
  • 社交意愿:自闭症缺乏社交动机,感统失调儿童可能有互动尝试但能力不足;
  • 刻板行为:自闭症的行为模式长期固定,感统失调多为阶段性。
  • 四、干预意义

    感统训练虽不能治愈自闭症,但能改善相关症状:

  • 提升基础能力:通过前庭觉、触觉刺激增强动作协调性和情绪稳定性;
  • 辅助社交发展:改善感知觉异常后,儿童更易接受外界互动。
  • 需注意:训练需个性化设计,且对先天神经发育障碍的效果有限。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