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交流困难以及刻板行为和兴趣狭窄。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主要信息
1. 核心症状表现
社交障碍: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声音缺乏反应,对父母或亲近的人没有依恋感,不喜欢与同龄儿童玩耍。
语言障碍:语言发育延迟或完全缺失,可能只会说简单词汇(如“爸爸”“妈妈”),或出现刻板重复的语言(如自言自语、模仿言语)。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重复特定动作(如反复开关门、走固定路线),对某些物品(如车轮、瓶盖)表现出异常兴趣,拒绝改变日常习惯。
2. 发病年龄与早期表现
自闭症通常在婴幼儿期(3岁前)起病,早期表现包括:
24个月内不认人、无眼神交流;
对父母离开无反应;
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
3. 其他常见伴随症状
约70%的患儿伴有智力障碍,少数可能表现出特定领域的天赋;
可能出现自伤行为(如咬手腕、撞墙)或攻击性行为;
合并多动症、注意力缺陷或强迫症等症状。
4. 诊断与治疗建议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量化评估表,由专业医生进行筛查。
干预关键期:6岁前(尤其是3岁前)是黄金干预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治疗方法:
教育行为干预:如感觉统合训练、社交技能训练;
药物辅助:针对多动、烦躁等症状;
新兴疗法:音乐疗法、VR情景模拟等。
5. 注意事项
自闭症并非性格内向,而是生理性发育障碍,需避免误解;
家庭参与治疗至关重要,家长需学习科学干预方法(如PLAY游戏干预法)。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或具体案例,可参考相关专业机构或康复中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