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社交唤醒:通过动态感官刺激(如吹泡泡、藏糖果游戏)吸引孩子注意人脸,当目光转向家长时立即给予奖励(击掌、欢呼),逐步建立观察他人行为的习惯。
2. 非语言模仿训练:与孩子面对面进行夸张表情(张大嘴、眨眼睛)或简单动作模仿,强化互动反应。
3. 阶梯式社交进阶:从对视、呼名反应开始,逐步过渡到提要求、主动表达等复杂社交行为,每个阶段需分解步骤并配合即时奖励。
1. 分级辅助原则:
2. 任务分解与强化:将复杂动作(如穿袜子)拆解为4-5个步骤,每完成一个步骤立即给予奖励(口头表扬或小零食),避免替代完成。
1. 基础发音训练:通过吹气球、舔葡萄干等游戏锻炼唇舌灵活性,结合气流感知(用羽毛辅助发音)强化气息控制。
2. 语言环境营造:多重复日常词汇(如讲故事、指认物品),鼓励模仿发音,必要时寻求专业言语康复师指导。
3. 沟通替代系统:使用图片沟通工具(如CARDTALK)辅助表达需求,逐步过渡到语言交流。
1. 结构化教学:家庭与学校采用相同训练方法(如ABA应用行为分析),通过强化物(玩具、食物)巩固正确行为,减少刻板动作。
2. 感统训练结合:通过平衡木、跳床等运动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同时融入社交元素(如轮流玩器材)。
通过系统性辅助和持续练习,可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与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