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研究和临床实践,一周岁(12个月)的宝宝是可以观察到自闭症的早期信号的,但确诊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和专业评估。以下是相关信息的
1. 早期观察的可能性
1岁左右的可疑表现:部分症状明显的孩子在一岁左右就能被发现,主要表现为对名字无反应、眼神交流少、缺乏社交性微笑等。
筛查工具:国家卫健委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建议在12月龄时进行筛查,通过预警征象表(如无目光对视、对呼唤无反应等)初步判断风险。
2. 典型早期症状
社交障碍:不依恋抚养者、回避拥抱、不与他人互动或分享兴趣。
语言/非语言交流异常:无咿呀学语、不会用肢体表达需求(如指物或点头)。
刻板行为:重复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或对特定物体过度专注。
3. 诊断的复杂性
年龄限制:虽然早期信号可观察,但专业诊断通常需等到2-3岁,因部分症状可能与其他发育问题重叠。
评估方法:需结合量表(如M-CHAT、ABC量表)、发育测试及医生行为观察,排除智力障碍等类似疾病。
4. 家长应对建议
及时筛查:若发现预警征象(如12月龄仍无眼神交流),应尽快到专业机构复筛。
早期干预:即使未确诊,针对社交和语言能力的早期干预也能显著改善预后。
综上,一周岁可通过行为观察初步筛查自闭症风险,但确诊需更全面的评估。家长应关注发育里程碑,并定期参与儿保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