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与自闭症儿童的关联,主要涉及评估量表评分、行为特征编码和教学干预方法等方面,具体可归纳如下:
1. ABC量表:总分≥31分可作为自闭症筛查界限,≥62分则支持诊断。该量表包含57个项目,按1-4分评分,涵盖感觉、交往、语言等维度。
2. CARS量表:总分30-36分为轻中度自闭症,≥37分且5项以上评分>3分则属重度。
3. 分级评估:部分临床采用0-3级数字分级,如1级表现为语言简单(仅单词或短语),3级则伴随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
1. 行为治疗编码:在行为干预中,专业人员可能用数字或符号记录特定行为(如“1”代表回避眼神,“2”代表重复拍手),便于量化分析。
2. 感觉异常评分:感知觉问题(如对声音敏感)可通过数字量表(如1-4分)评估严重程度。
1. 认知训练:通过图形联想(如“鸭子2”)帮助儿童记忆数字,逐步过渡到抽象符号。
2. 比较概念:使用数字轴或实物数量对比(如“3<8”)教授大小关系。
3. 进阶学习:从唱数、点数到加减法,分阶段建立数学能力。
综上,数字在自闭症领域主要用于评估、干预和教学,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含义。若涉及具体评分,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