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训练方法
1.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
通过正向强化塑造适应性行为,如分解任务为小步骤(穿衣、吃饭等),配合代币奖励系统。
针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分析,逐步减少刻板动作。
2. 语言沟通训练
基础阶段:使用图片交换系统(PECS)、手势辅助,从模仿发音过渡到简单词汇。
进阶阶段:通过情境对话(如购物角色扮演)、绘本问答游戏提升表达复杂度。
3. 社交技能培养
初级:训练眼神接触、指物等基础互动,利用玩具或食物激发社交动机。
中高级:通过角色扮演、社交故事书学习轮流对话、情绪识别。
二、辅助训练手段
1.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触觉敏感或迟钝设计活动,如平衡木、蹦床、触觉刷等,改善身体协调性。
2. 结构化教学(TEACCH)
利用视觉提示(图片日程表、颜色分区)建立可预测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 认知能力训练
从颜色、形状辨识过渡到序列排列、生活问题解决,结合实物操作强化理解。
三、家庭训练要点
1. 日常场景融入
故意制造需求(如递空杯子)引导提问,或通过“矛盾情境”(如用梳子刷牙)激发好奇心。
将穿衣、洗漱等生活技能拆解步骤,逐步强化独立性。
2. 情绪与环境管理
使用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识别情感,配合深呼吸等调节技巧。
保持家庭环境稳定,避免过度感官刺激。
四、注意事项
长期性与一致性:训练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家长需与专业团队定期沟通调整计划。
饮食与运动:增加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配合游泳等低强度运动辅助情绪调节。
具体方案建议结合专业评估制定,早期干预效果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