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闭症儿童制定寒假作业计划时,需结合其个体能力、兴趣和家庭实际情况,注重结构化和趣味性。以下综合建议可供参考:
一、计划制定原则
1. 能力评估优先:计划内容需在儿童当前能力范围内或略高,避免挫败感同时促进能力提升。例如,对具备基础生活技能的孩子可加入煮饭等进阶任务。
2. 模块化设计:建议分为读书、运动、娱乐、劳动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包含3-4项具体活动(如跳绳、扫地、阅读等)。
3. 视觉化工具辅助:使用日历标记假期起止日期,配合倒计时工具帮助孩子理解时间变化;制作图文并茂的每日计划表,增强可操作性。
二、每日活动安排示例
上午时段
10:00-10:30:晨间唤醒活动(简单伸展、洗漱)
10:30-11:30:感统训练(音乐律动、平衡练习)
11:30-12:00:沟通训练(模仿游戏、需求表达练习)
下午时段
13:30-14:30:认知训练(拼图、分类游戏)
14:30-15:30:社交技能(角色扮演、合作游戏)
15:30-16:30:艺术创作(绘画、手工)
傍晚时段
16:30-17:30:运动(跳绳、球类活动)
17:30后:自主活动或家务参与(如整理玩具、摆餐具)
三、个性化调整建议
春节特色活动:贴春联、拜年礼仪练习(作揖、祝福语),利用年货进行分类/指认训练。
家庭协作:家长需分工陪伴,避免过度追求完美,以鼓励为主。
兴趣结合:若孩子喜欢电子设备,可引导其用电脑搜索计划模板,同时学习工具使用。
四、注意事项
作息延续性:尽量保持与上学日相近的起床/睡觉时间,减少适应压力。
灵活执行:预留调整空间,遇到突发情况可通过视觉提示(如变更卡片)提前告知。
通过结构化安排与趣味性活动的结合,既能巩固技能,又能让孩子在假期中获得成就感。具体实施时建议参考子夏妈妈的经验,与孩子共同制作计划表以增强参与感。